很多家長喜歡幫寶寶改乳名,好像「小咩咩」呀、「小豬豬」都幾可愛,不過如果長大就要改口了!
情景題:
「小豬豬,你執好啲玩具先食飯」vs「Jacob, 你執好啲玩具先食飯」
第一句是否好有違和感?作為「小豬豬」,未察覺要動身去執拾,建議大家直接叫小朋友名字有以下好處:
被父母叫哥哥家姐,間接不斷提醒這個身份和伴隨的責任,心理學有個字叫prime,即說話或行動上引導對方去某個方向。用身份做稱呼就是prime小朋友由身份去指導自己行為,限制了思考靈活性。
如果自己一直被稱「小豬豬」,但二寶加入之後就忽然變做哥哥,不再是媽媽的「小豬豬」,小朋友內心會好難過。要適應家中多個成員已經好煩惱,就盡量減少煩惱,讓大寶容易適應,父母少樣煩惱事。
外國流行稱呼仔女為buddy (老友)或chief (隊長),香港也會叫「前世情人」、逛街即是「拍拖」。這些稱呼都是將小朋友提升至跟父母同級,他們誤以為自己真是爸媽的老友,又怎會聽父母話,所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,最好稱呼名字啦。
如果你是一個型男,到青春期時同學聽到你爸媽叫你「小豬豬」,你有甚麼感覺?
你懂的!
原文撰寫︰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
作者簡介:
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,為半職醫管局半職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,有十年臨床經驗,亦是兩孩之母,對於為育兒及家庭問題所困擾的人有多一份理解及同理心,結合家庭治療的訓練,幫助她在工作中更快捷地處理問題,同時經營Facebook專頁「心理學媽」,推廣以實証方法有效育兒。
Sources of article:
https://www.gyn.hk/hk/2022/03/gyn-info/直稱孩子名字的意義(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)/
29 Jun
05 Aug
28 Jun
23 Aug
09 May
09 May
05 Aug
23 Aug
23 Aug